夏夜仰望银河时,我们常被闪烁的星光吸引。但你知道吗?那些看似固定的光点背后,可能正隐藏着人类尚未发现的星球。随着望远镜技术的突破,天文学家正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宇宙。
行星猎人的新装备
就像用不同滤网捞鱼,科学家现在能用多种方法捕捉行星信号。2018年发射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(TESS)已经发现4000多颗候选行星,而即将启用的欧洲空间局「柏拉图」探测器,将携带32个微型望远镜升空。
- 凌日法:捕捉行星掠过恒星时的亮度变化,精确度堪比在100公里外观察蚊子飞过路灯
- 径向速度法:通过恒星摆动推算行星引力,已发现著名的比邻星b
- 直接成像术:类似给行星拍证件照,需要配备日冕仪屏蔽恒星强光
候选名单上的明星选手
编号 | 特征 | 与地球相似度 | 发现方式 |
TOI 700 e | 岩石行星,可能有液态水 | 89% | TESS卫星 |
K2-18b | 大气含二甲基硫醚迹象 | 76% | 哈勃望远镜 |
GJ 357 d | 超级地球,公转周期55天 | 68% | 地面观测站 |
寻找第二个家园的挑战
就像在沙滩找特定花纹的贝壳,发现类地行星需要天时地利。距离地球32光年的Wolf 1069 b虽然位于宜居带,但它的母星是脾气暴躁的红矮星,频繁的耀斑可能摧毁大气层。而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b,又因遭受强烈辐射被戏称为「烤焦的葡萄干」。
下一代望远镜的奇幻旅程
2027年将发射的南希·格雷斯·罗曼太空望远镜,其广域相机能同时观测1亿颗恒星。就像给宇宙装了高清行车记录仪,它可能发现绕银心运行的流浪行星。正在智利建造的极大望远镜(ELT),主镜直径39米,分辨率比哈勃高16倍。
咖啡杯里的漩涡与木星大红斑有着相似的流体力学原理,这种奇妙的关联提醒着我们:那些尚未谋面的行星,可能正遵循着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。当詹姆斯·韦伯望远镜在猎户座星云中发现原行星盘里的水蒸气时,整个天文界都在期待——或许就在下个十年,某颗编号行星将改写教科书。
夜风拂过阳台,北斗七星依然在头顶缓缓旋转。望远镜阵列正在夏威夷火山口持续扫描,数据中心里的算法不分昼夜地筛选数据。谁知道明天早上的新闻推送里,会不会突然跳出「发现第二个地球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