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朋友家看到他用玻璃瓶装着自己做的彩色粒子,阳光一照整个房间都是星星点点的光,当场就被惊艳到了。回家后我翻遍资料实验了十几次,终于搞明白这些会变色的小东西怎么做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,保证看完你也能做出属于自己的"星河"。
一、材料准备就像备菜
做粒子就像炒菜,食材新鲜最重要。我在菜市场买过普通淀粉,结果做出来的粒子像受潮的面粉坨。后来发现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混合用效果最好,比例是3:1。你猜为什么?因为马铃薯淀粉黏性大,玉米淀粉能增加蓬松感。
- 必备用具:筛网(80目)、烘焙温度计、硅胶模具
- 关键材料:荧光粉(后面会细说)、食用甘油、蒸馏水
- 可选材料:夜光粉(晚上会自己发光)、云母粉(增加光泽)
材料类型 | 推荐品牌 | 单价参考 |
荧光粉 | Luminova系列 | ¥38/10g |
淀粉 | 家乐福散装 | ¥6.5/斤 |
甘油 | 化学实验级 | ¥15/100ml |
荧光粉选色有讲究
试过七八种荧光粉后发现,蓝绿色系在暗处最亮,红色反而容易显脏。想要渐变效果的话,可以混入5%的珠光粉。有次我贪心加了20%的闪粉,结果粒子变得像砂纸一样粗糙。
二、和面似的制作过程
记得第一次做时水加多了,面团黏得能粘天花板。现在总结出黄金配比:每100g淀粉配18ml甘油+25ml水。具体步骤有点像包饺子:
- 淀粉过筛3次,确保没有结块
- 荧光粉按1:10比例掺入淀粉
- 甘油和温水(45℃)混合成溶液
- 分三次倒入淀粉,边倒边用硅胶刀翻拌
重点来了!搅拌到面团能成团但不粘手时,要马上停手。这时候的面团应该像婴儿皮肤般柔软,放置10分钟让水分均匀。有次我多揉了2分钟,结果做出来的粒子硬得像小石子。
造型定型的秘密
试过用手搓、用模具压,最后发现用筛网挤压法最方便。把面团放在80目筛网上,用刮板来回碾压,掉下来的就是均匀的小颗粒。想要不同大小就换筛网,120目做出来像细沙,40目像芝麻粒。
筛网目数 | 颗粒直径 | 适合场景 |
40目 | 0.45mm | 许愿瓶装饰 |
80目 | 0.2mm | 星空灯填充 |
120目 | 0.1mm | 美甲闪粉 |
三、烘干不是晒衣服
刚开始我把湿粒子铺在阳台晒,结果全被风吹跑了。现在用烤箱低温烘干法:50℃热风循环,每隔15分钟翻动一次。有个小技巧——在烤盘上铺烘焙纸,再撒层淀粉防粘。烘干到粒子互相碰撞发出沙沙声就成功了。
测试干燥度有个土方法:捏几粒扔进水里,如果沉底太快说明没干透,会结块;要是浮着不沉,就是烘过头了会开裂。最理想的状态是慢慢旋转下沉,像跳芭蕾一样。
保存要像存茶叶
用密封罐装粒子时,记得放几包食品干燥剂。有次我直接用塑料袋装,半个月后粒子都粘成糖块了。想要长期保存,可以在罐子里充氮气,这个方法来自《无机发光材料制备工艺》里的保存建议。
现在我的工作台上摆着五颜六色的玻璃瓶,阳光好的时候就拿出来晃一晃。看着光影在墙面上跳舞,终于理解朋友说的"把星空装进罐子"是什么感觉。下次聚会准备试试加入磁粉,做出会自己排列组合的智能粒子,应该会更有意思吧。